7月7日,yl23455永利“烽火遗音”红色口述史访谈实践团前往延津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红色遗址,聆听抗战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团首先来到延津县马庄乡原屯村的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这里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虽院落不宽,却保留着“将军楼”“武装部”“地下粮仓”等遗迹,见证了当年党在敌占区开辟第二条地下交通线的重要作用,是珍贵的红色根脉所在。

       在当地村长的引导与讲解下,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该抗日办事处当年组建民兵、发展党员、护送大批干部与物资的历史。村长着重讲述了原修义烈士的英勇事迹:在日本军队的严刑拷打下,原修义烈士坚守信念,为保守秘密英勇就义。其忠贞不屈的精神让全体队员深受震撼。

       随后,实践团前往延津县野厂村抗日保卫战纪念碑前。纪念碑上镌刻着171位在战火中牺牲的村民名字,无声诉说着当年的壮烈。90多岁的老兵回忆起当年村民们用尿泥封堵毒气弹孔、用麦秸熏走毒雾等抵抗侵略的惨烈细节,让大家仿佛看到了村民们挥舞土炮、大刀,红枪会成员齐声奋战、誓死抵抗的英勇场面。

         最后此次延津之行,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进红色遗址、聆听烈士故事,深刻感受到了那段血火交织岁月的艰辛与悲壮,也更加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英勇抗争精神,将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时代答卷。

(初审:费朦 复审:郭粹 终审: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