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烽火遗音”实践团:深挖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革命精神,厚植青年家国情怀,yl23455永利“烽火遗音”红色口述史访谈实践团持续在延津县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团队以实地走访与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挖革命历史细节,力求通过青年的视角,呈现基层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文化的活态传承。
7月8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延津县商会大厦,采访了延津县工商联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全利。作为“野厂惨案”中牺牲烈士陈兴顺的孙子,陈全利详细讲述了祖父在保卫家乡时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及当时民众自发组织抗日的历史场景。他表示,正是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侵略的坚固防线。

访谈中,陈全利多次哽咽,其情真意切的讲述让在场队员深受触动,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信仰之火的代代相传——烈士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是民族抵抗侵略、捍卫尊严的缩影。
当日下午,实践团再次前往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采访了与该地渊源颇深的原太周村长。原村长自幼生活在该地区,熟知抗日办事处的历史背景与演变过程。他围绕该址在抗战时期的组织功能、群众动员、联络传达等内容,讲述了多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他提到,家族中亦有亲属参与抗战事务,自己曾亲历遗址周边的抗日活动痕迹。这些亲历与传承,让他的讲述更具温度与厚度,也为团队补充了珍贵的历史实地信息。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断追问,在他的讲述中逐步拼凑出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片段,对这一遗址的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连续的深度访谈,实践团成员普遍感受到,红色记忆不应只是博物馆中的展板与数据,更是群众口中代代流传的家族记忆,是抵御历史遗忘的活态文化。与革命亲历者及其后人面对面交流,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相结合的信念,增强了青年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据悉,“烽火遗音”团队将继续深入田野、扎根基层,持续推进红色口述史采集工作,不断完善资料整理、成果转化等后续任务,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在服务社会中升华思想、锤炼本领、展现担当。
(初审:费朦 复审:郭粹 终审:徐斌)